- 時間:2021-01-25
- 點擊:2369
- 來源:蘭州晨報
苣它可不是柴火捆,而是傳遞軍情的火炬
收藏于甘肅省博物館的苣
敦煌博物館內(nèi)的西漢大苣
酒泉瓜州縣破城子漢代遺址
初見苣這個物件,怎么看都不像是可以放在博物館展出的文物,難道這不是個柴火捆嗎——干透了的蘆葦稈一層層地扎成,然后用草編的繩索捆綁上幾道,捆結實了。放在三四十年前,邊民們?nèi)粼跉堅珨啾谔幙吹竭@種“草捆兒”,保不準就撿回家塞進灶膛里燒火做飯了,斷是很少有人會想到它竟然是價值萬千的文物!
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這只苣,是在酒泉瓜州縣的破城子漢代遺址出土的,長82厘米。在敦煌、居延等地的漢代障燧遺址中,這類長短不一的苣也時有發(fā)現(xiàn)?,F(xiàn)在,很肯定的是,苣,形貌雖陋,在古代卻是保家衛(wèi)國的警示器。
白日烽夜晚燧,苣火高懸戰(zhàn)事起
“烽火”這個詞,同學們都知道,代表戰(zhàn)爭。杜甫的《春望》詩句“烽火連三月,家書抵萬金”大家耳熟能詳。那么,烽火為什么代表戰(zhàn)爭呢?古代在邊境建造烽火臺,臺上通常準備著一捆捆干柴干草,這就是“苣”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敵情立馬點燃柴草報警。燔苣報警是古代邊防通訊的重要手段,烽火燃起就表示國家有戰(zhàn)事出現(xiàn)了。
燔苣報警只是烽火的一種手段,古代報警信號大約有六種,苣只是其中一種。其他還有:烽、表、煙、積薪和鼓。這幾種手段,各有各的使用時間和使用方法。簡單地說,烽、表、煙是白天使用的信號。白天天明看得見,邊境戍衛(wèi)的軍士們便“舉烽”“舉表”“舉煙”報警。所謂“烽”,就是將柴草裝填在兜籠之中,懸掛在高高的吊桿頂端,平時沒情況時就低垂著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敵情,立即點燃,然后把生煙的兜籠高高懸起,以煙來報警;“表”是布做的,表這種警示方式近代其實也用,相當于警示旗吧,古代的表用紅白相間的布制成,十分醒目,白晝懸掛起來示警;白天除了舉“烽”生煙示警外,煙還可以通過點燃柴草堆產(chǎn)生,燃起一大堆柴草生的滾滾濃煙可就非小小的“兜籠”中的“烽”煙可比了,只在烽火臺上點燃即可,用不著舉高。舉煙的最好材料不是柴草,而是狼糞牛糞,狼糞最好。點燃狼糞產(chǎn)生的煙叫“狼煙”,所謂“狼煙滾滾”,狼煙與其他煙不同,說來也怪,其他煙很容易就被風吹散了,而狼煙卻直聳入云,風吹不斜。唐代詩人王維的“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”,直的“孤煙”指的就是狼煙。
白天用煙用旗子可以報警,夜晚看不見了,就要用熊熊烈火來報警了。我們的主角“苣”就要委以重任了?!败摹钡氖褂梅椒ㄅc“烽”相似,夜間遇有敵情,烽火臺上的兵士就把扎成一把把的苣點燃,用轆轤升到三五丈的高桿上。夜間不用吊高的報警方式就是積薪,即堆成一堆的柴草,也叫“燧”,點燃后有煙有火,其實這與白天報警的柴火“煙”沒區(qū)別,只是因為耗用的柴草太多了,所以多用在夜晚。至于以鼓報警,大家都能明白,用鼓聲提示敵情。在古代,擊鼓不僅僅是報警,更是進攻的信號。
萬里長城烽火臺,攻守兼?zhèn)涞摹袄走_站”
無論燔苣燃煙,還是烽燧示警,再盛大的煙火傳遞信息的范圍總是有限的。于是,古人想出了薪火相傳的辦法,一站接著一站次第傳遞消息。這就需要了解建在古代邊陲用于瞭望報警的軍事設施——烽火臺。
說起烽火臺,同學們想必不會陌生,萬里長城上隔一段一個的城垛子不就是嘛。對,明長城上的烽火臺是現(xiàn)存最完整的最直觀的烽火臺樣板。當然,長城上的烽火臺已不僅僅是單純的示警設施,它還兼有守備進攻多種功用。在明朝之前,烽火臺在中國已經(jīng)使用了2000多年。那么,古代烽火臺是如何起到傳遞軍情的作用呢?
古代烽火臺建在邊境線上,或五里,或十里就建一座,距離長短不一,根據(jù)地形,以兩臺墩之間形影互相看得見為標準。為了開闊視野,烽火臺都選擇“高山四望險絕處置,無山亦于平地高回處置”。每座烽火臺派有數(shù)名士卒專司管理。一旦某個烽火臺發(fā)現(xiàn)敵情,就立即以烽火向鄰臺報警,這樣烽烽相傳,一座接一座地用烽火為信號,一直傳遞到邊郡守軍,根據(jù)烽火所表示的敵情,立即派兵抵抗。
古代烽火報警方法,歷代都有不同的規(guī)定,制度非常嚴密,不同信號的發(fā)出,都要根據(jù)敵情的具體情況,如時間、人數(shù)、方位、距離等。漢武帝時,大將衛(wèi)青、霍去病率領數(shù)十萬大軍分兵出擊匈奴,就是用烽火臺來傳遞進攻信號的,僅一個晝夜,進攻信號從河西(今甘肅)傳到了遼東(今遼寧),全線幾乎同時出擊。
自打有了國家,就有了預警外來敵人侵略進攻的軍事設施——烽火臺。烽火臺至少在西周時就有了,著名的“烽火戲諸侯”就是周幽王燃烽火做游戲來博美人褒姒一笑,結果直接導致了西周的滅亡。點燃烽火意味著戰(zhàn)事,戰(zhàn)爭,是國家大事,豈可拿來玩笑!烽火臺薪火相傳2000多年,直傳到明清才漸漸消亡。但烽火或與烽火類似的傳遞消息方式便是在現(xiàn)代文明中也偶有使用。譬如,抗戰(zhàn)時期抗日游擊隊在山頭使用的“消息樹”,再如,孤島等待直升機救援時燃起的火堆……這些究其實與烽火一般無二。
烽火這種古老的預警方式已然成為遙遠的傳說,如今,軍事預警的重任早就交給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雷達了,古代的烽火臺被現(xiàn)代的雷達站所代替。雷達站也就是信息化戰(zhàn)爭時代的“烽火臺”。雷達站與烽火臺,形式規(guī)模與科技含量雖然天差地別,但其作用卻一般無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