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酷的自然條件,讓關山腳下的莊浪縣,連在了我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的苦藤上。
長期以來,山大溝深的莊浪人只能靠天吃飯。雨水多的年份,勉強落個溫飽;雨水稀少的年份,真是吃了上頓愁下頓。但是,旱年總是占多數。
窮則思變。莊浪人在思考,尋覓著致富的出路。隨著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不斷推進,莊浪人看到了希望。一場集中財力、物力、人力的精準扶貧大會戰(zhàn),在溝壑縱橫的疾苦大地上打響!
瞄準靶心讓扶貧資金跟著貧困戶走
地處莊浪縣北部山區(qū)的趙墩鄉(xiāng)梨樹灣村,過去種植酸棗梨和冬果梨,由于路不通,山貨賣不出去,群眾生活十分困難。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,莊浪縣把梨樹灣村作為扶貧攻堅的“硬骨頭”來啃。
在雙聯單位和扶貧部門的幫扶下,梨樹灣村修通了走出大山的硬化路13公里,硬化村社巷道2.4公里,開通產業(yè)路12公里。路通百業(yè)興,全村挖掉了老梨樹,改種2700畝蘋果園,其中“雙聯產業(yè)示范園”1200畝,已全部掛果。去年,全村整村實現脫貧目標。
仲夏,在蒙蒙細雨中,記者走進梨花灣村。在村口的果園里,年過七旬的村民杜學習正和老伴給蘋果套袋。老杜告訴記者,他和老伴種了4畝蘋果,能給孫子上大學添補一些生活費?!斑^去吃不飽穿不暖,現在黨的政策好,我們一家人的生活是芝麻開花節(jié)節(jié)高?!?/p>
梨花灣村委會主任王懷有說,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過程中,莊浪縣拿出專項資金幫扶貧困戶?!霸谖覀兇?,對種植果園的貧困戶,畝均補貼資金100元;對當年種植脫毒馬鈴薯的貧困戶,畝均發(fā)放價值200元的種薯;對飼養(yǎng)2頭牛以上的貧困戶,戶均補貼2000元;對飼養(yǎng)5頭豬以上的貧困戶,戶均補貼1000元;對飼養(yǎng)50只雞以上的貧困戶,戶均補貼500元?!边@些扶貧好政策,猶如春風化雨,讓梨花灣村的貧困戶在特色產業(yè)發(fā)展上有了信心,拓寬了路子,邁出了步子。
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,莊浪縣委、縣政府每年都拿出5000萬元扶持貧困戶發(fā)展特色產業(yè)。莊浪縣縣長宋樹紅說,縣委、縣政府始終把精準扶貧作為“一號工程”來抓,大力實施產業(yè)富民工程,扶持貧困戶發(fā)展蘋果、種薯、畜牧、中藥材等短平快富民產業(yè)。同時,持續(xù)擴大雙聯惠農貸款、精準扶貧專項貸款等貼息貸款覆蓋面,通過扶貧互助資金協(xié)會和落實各項金融扶持計劃,讓扶貧資金真正跟著貧困戶走。
目前,全縣貧困戶種植蘋果8.14萬畝、馬鈴薯7.37萬畝、中藥材3680畝、露地蔬菜2210畝、培育苗木978畝,飼養(yǎng)2頭牛以上、5頭豬以上和50只雞以上的貧困戶分別達到2529戶、463戶和184戶,貧困戶畜禽飼養(yǎng)量同比增長6%。
拋磚引玉讓產業(yè)發(fā)展跟著農業(yè)科技走
馬鈴薯,是莊浪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主導產業(yè)。在全縣51萬畝馬鈴薯產業(yè)基地上,由當地農業(yè)科技專家培育的“莊薯3號”“莊薯4號”新品種馬鈴薯長勢喜人。
這兩個馬鈴薯新品種,以集高淀粉、高抗晚疫病、高產量于一身的優(yōu)勢,不僅解決了馬鈴薯生產中品種退化、產量低、易腐爛、不耐貯藏等問題,而且畝均增產550多公斤,最高畝產可達5837公斤。這兩個馬鈴薯新品種,是由當地農業(yè)科技專家吳永斌率領的科研團隊,經過30年不斷實踐研究培育而成,目前已推廣到了全國7個省區(qū)的56個縣(區(qū))。
近日,記者走進莊浪縣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。縣農業(yè)技術推廣中心主任、全國優(yōu)秀農業(yè)科技專家、全國十佳優(yōu)秀科技工作者吳永斌介紹,去年,莊浪縣整合資金1000多萬元,建成了現代化的馬鈴薯原原種繁育基地,引進了國際最先進的“霧培法”馬鈴薯原原種繁育技術,生產出的原原種平均單株結薯數,是傳統(tǒng)栽培模式的20倍以上,同時實現了微型薯的自動化、工廠化生產。
目前,莊浪縣建成種薯繁育基地20萬畝,其中原種生產基地1萬畝,發(fā)展以“莊薯3號”為主的馬鈴薯產業(yè)基地51萬畝,全縣實現了脫毒種薯全覆蓋。馬鈴薯,成了全縣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“金蛋蛋”。
讓產業(yè)發(fā)展跟著農業(yè)科技走,使貧困戶脫貧致富實現了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如今,莊浪縣農業(yè)現代化科技如雨后春筍,遍地開花??h農工辦、扶貧辦主任徐克杰說,今年開始,全縣計劃通過組織實施農民技能培訓工程,每年培訓務果能手3萬人,畜牧養(yǎng)殖能手1萬人、脫毒種薯繁育能手1萬人,貧困戶參與培訓達到了1.19萬人,做到了貧困戶家中基本上有一名科技明白人。
精準發(fā)力讓幫扶措施跟著大數據走
盛夏時節(jié),記者走進通化鄉(xiāng)野趙村,新修的村委會精準扶貧工作室墻上,掛著精準扶貧“作戰(zhàn)圖”。鄉(xiāng)黨委書記李靜思說,全鄉(xiāng)對所有貧困村、貧困人口逐一進行了調查摸底和核實登記。根據不同致貧原因,分別制定貧困村、貧困戶脫貧計劃,對癥確定幫扶措施,提出了明晰具體的“脫貧清單”,全面完成了大數據信息采集錄入和數據更新。
大數據讓野趙村明晰了精準扶貧的工作思路,全村依靠育苗產業(yè)走上了脫貧致富的路子。村民石根壽家中有15.5畝地,過去年年種糧,越種越窮。鄉(xiāng)、村政府摸清他家因地多勞力少致貧的緣由后,建議他流轉6畝土地給苗木合作社育苗,自己種植2畝苗木,剩余的地種植胡麻、馬鈴薯和小麥。如今,石根壽家從土坯房搬進了4間磚混房,日子越過越好。
在精準扶貧過程中,莊浪縣抽調3000多名干部組成293個摸底調查組,對全縣18個鄉(xiāng)鎮(zhèn)293個行政村的農戶挨家走訪、多輪排查,獲得了詳實可靠的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基礎數據。同時,通過公開選“貧”,按照“戶申請、社評議、村審查、鄉(xiāng)審核、縣審定”的工作步驟,采取“三看一問一算賬”的辦法,看家庭住房、家中存糧、家庭成員,問家庭收入狀況及困難原因,算賬分析收入構成及人均收入支出情況,科學精準識別貧困村132個、貧困戶2.65萬戶、貧困人口11.11萬人。對初選貧困戶實行“五級簽字”聯合審查,按照“兩公示一公告”原則,及時剔除了不符合政策條件的貧困戶,確保了評選過程公開透明、公平公正。以“嚴、深、細、實”的作風,在貧困村建立了“三簿一冊一墻表”資料,做到了掛圖作業(yè)、紙質檔案、電子檔案和實際情況“四統(tǒng)一”。健全完善了縣、鄉(xiāng)、村三級大數據信息平臺,實現了扶貧對象查詢追蹤“可視化”、幫扶措施和幫扶成效考評“明晰化”。
大數據讓莊浪縣精準扶貧工作變得更加科學有序,更加有操作性??h委書記徐毅說,縣委、縣政府始終堅持因村施策、因戶施法,落實精準化、個性化幫扶措施,變“大水漫灌”為“精準滴灌”,真正做到幫到點子上、扶到根子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