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時間:2011-03-18
- 點擊:15
- 來源:
甘政辦發(fā)〔2011〕57號
各市、自治州人民政府,省政府有關部門:
建設1930個農家書屋是2011年省委、省政府為民辦的“10件、27項”實事之一。經省政府同意,現(xiàn)將《2011年甘肅省農家書屋建設實施方案》予以印發(fā),請認真遵照執(zhí)行。
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
二○一一年三月十八日
2011年農家書屋建設實施方案
(省新聞出版局)
一、項目背景
2005年,我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試點工作取得成功,受到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的高度重視。截至2010年底,全省各級財政累計投入資金3.4億元,建成農家書屋1.3萬個,覆蓋全省77.4%的行政村,極大豐富了農村居民的文化需求。按照全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總體規(guī)劃,2011年省委、省政府將繼續(xù)加大農家書屋建設力度,進一步擴大農家書屋覆蓋面。
二、目標任務
在全省建成1930個農家書屋。
三、實施范圍
隴南、定西、甘南、天水、臨夏5個市州的1930個行政村。
四、工作要求
(一)出版物配置標準化。每個書屋配置圖書、報刊、音像、電子出版物等各類出版物1200種左右,不少于1500冊(盤)。其中,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種植、養(yǎng)殖、農產品加工等農村實用技術類出版物占30%,農村醫(yī)療衛(wèi)生類占10%,文化教育類占30%,政治、法律、青少類出版物占30%。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特別是甘南藏區(qū),根據群眾實際需求,按照配置標準選配一定數(shù)量的少數(shù)民族語言文字出版物。
(二)管理人員配備合理。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,并有固定的兼職管理人員。管理人員應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,熱愛公益事業(yè),在村民中具有較高威信,本人愿意且有能力管理好農家書屋。
(三)布點科學。農家書屋建設提倡資源整合,盡可能選在農戶相對集中,附近有學校,文化氛圍比較濃厚,有閱讀需求且借閱方便的地方。要考慮與村黨員活動室、農業(yè)技術培訓站、體育活動場地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資源整合建設,最大限度發(fā)揮書屋效能。書屋面積一般應不少于20平方米。
五、資金籌措
農家書屋工程建設資金采取分級承擔辦法,中央和省級財政提供出版物購置資金,負責為每個書屋配置2萬元圖書、報刊、音像制品等出版物。市州、縣市區(qū)和鄉(xiāng)鎮(zhèn)負責落實書屋書柜和閱覽桌椅等配套硬件設施建設。
六、工作進度
3月,調研、編制全省農家書屋建設計劃,掌握各地農業(yè)科技類圖書和各類出版物需求,編定書屋用書目錄。
4—5月,檢查1930個農家書屋各地配套設施落實情況,集中公開招標采購農家書屋建設所用出版物等物資。
6月,召開全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現(xiàn)場會。
7月,1930個農家書屋出版物保質保量,按時配送到位。
9—10月,對已建書屋進行檢查驗收。
七、保障措施
(一)明確責任。各市州要按照實施方案要求,結合實際,制定農家書屋工程實施辦法和年度計劃,將任務細化、量化,分解落實到具體行政村,明確完成時間、步驟和責任人。
(二)落實建設經費。各市州政府要將本地農家書屋建設資金按規(guī)劃納入年度預算,落實好配套硬件設施建設。同時,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。
(三)健全管理運行機制。各市州要加強農家書屋資產管理,確保長期發(fā)揮作用。要立足當?shù)貙嶋H,積極探索創(chuàng)新農家書屋建設、管理和使用的長效機制。有條件的地區(qū)要以農家書屋為基礎,與縣鄉(xiāng)圖書館、新華書店聯(lián)動,在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,實行出版物交流制度,擴大農民閱讀范圍。對于具備一定條件的農家書屋,可由新聞出版部門授予出版物經營許可證,開展出版物經營、代銷、租賃業(yè)務,增強農家書屋自我發(fā)展能力。
八、驗收辦法
(一)驗收主體。農家書屋檢查驗收工作由省政府組織,省新聞出版局等部門具體實施。
(二)驗收對象。2011年確定的1930個農家書屋。
(三)驗收項目及標準。
1.選址。選址合理,覆蓋面較廣;書屋面積不低于20平方米;環(huán)境整潔,方便借閱。
2.出版物配備。出版物配備不低于2萬元,各類圖書比例配置符合要求,出版物登記完備,統(tǒng)一編目,分類陳列。
3.基礎設施。統(tǒng)一懸掛農家書屋標牌,書柜、桌、椅、照明等基礎設施齊全,配備防火設備。
4.管理人員及管理制度。管理人員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,并經過初步培訓;《管理員崗位職責》、《農家書屋管理制度》、《圖書借閱制度》健全;配備借閱登記本、圖書目錄登記本和征求意見本;執(zhí)行農家書屋開放時間、管理員姓名、電話及縣級新聞出版部門監(jiān)督電話“四公開”制度,并懸掛于書屋外墻顯著位置。
九、落實責任
主辦單位:省新聞出版局。
協(xié)作單位:省財政廳。
實施單位:項目縣市區(qū)政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