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時間:2024-05-22
- 點擊:0
- 來源:政研室
全球化時代,美國從中國等發(fā)展中國家進口了大量價廉物美商品,既滿足了廣大美國企業(yè)和美國人民的生產(chǎn)生活需要,又降低了美國的進口價格和通脹水平,2001—2017年美國CPI年均上漲2.1%,基本維持在2%的目標值附近。2018—2023年,美國CPI年均上漲3.7%,遠高于2%的目標值;其中2022年漲幅達8.0%,創(chuàng)1982年以來的歷史新高;今年4月份,美國CPI環(huán)比上漲0.3%、同比上漲3.4%,仍高于2%的目標值。這其中既有為應對疫情沖擊、財政貨幣政策過度刺激的影響,更有美國推行逆全球化導致進口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的原因。根據(jù)全美零售聯(lián)合會測算,如果取消對華商品加征關稅將降低美國通脹率1.3個百分點。
近年來,美國揮舞“關稅大棒”,對進口自亞洲、南美、歐洲等多個國家的商品加征高額關稅,范圍不僅涉及鋼鐵、機械設備、化工制品、塑料制品等生產(chǎn)環(huán)節(jié)商品,還涉及新能源汽車、光伏發(fā)電等綠色低碳產(chǎn)品,甚至還包括大量食品、服裝、日用品、藥品等基本民生商品。據(jù)有關方面測算,美實施多輪加征關稅后,2019—2023年美國食品、衣著、生活用品、汽車及零配件價格平均漲幅為4.9%、0.8%、3.5%和5.3%,較2017—2018年的平均水平分別多漲4.8、0.8、4.5、6.1個百分點,合計推升CPI多漲約1個百分點,對同期CPI走高的貢獻率超過60%。美國負責財經(jīng)工作的有關官員曾表示,關稅加重了美國消費者直接承擔的成本,抬高美國商品進口成本,對高通脹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。這些成本最終由美國企業(yè)和消費者“買單”。
當前美國通脹水平依然在3%以上,后期可能有所回落,但年內大概率仍將高于2%的目標值。美國推行逆全球化、搞“脫鉤斷鏈”,導致全球要素資源錯配和產(chǎn)品供需錯配,勢必對其國內通脹水平回落帶來進一步制約,這既是美國經(jīng)濟面臨的新難題,也是全球經(jīng)濟面臨的大隱患。(作者:國家發(fā)展改革委?金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