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時間:2022-12-28
- 點擊:573
- 來源:甘肅日報
甘肅農墾永昌農場在機械化收獲玉米。新甘肅·甘肅日報通訊員 田 雷
民樂縣機械化收獲小麥。新甘肅·甘肅日報通訊員 王曉涇
省農科院清水試驗站培育的小麥新品種。(本文配圖均為資料圖)新甘肅·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
新甘肅·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王煜宇 于曉明
12月12日,國家統計局發(fā)布2022年全國及各?。▍^(qū)市)糧食產量數據顯示,甘肅2022年播種糧食面積4049.7萬畝,比上年增加34.5萬畝;總產量1265萬噸,比上年增加34萬噸。這是我省糧食總產量繼2020年首次突破1200萬噸大關基礎上,連續(xù)第三年保持在1200萬噸臺階以上,再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
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安全,堅決扛起糧食安全黨政同責,出臺一系列保障糧食安全的制度文件,高規(guī)格召開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對糧食生產進行重點安排部署。各地各部門以硬擔當扛起硬責任落實糧食安全硬任務,堅持疫情防控和農業(yè)生產兩手抓兩不誤,切實扛穩(wěn)壓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,緊盯任務目標,在春耕、高標準農田建設、“三夏”、秋收等關鍵農時召開現場會,季季接續(xù)、茬茬壓實、環(huán)環(huán)緊扣,狠抓任務落實。省農業(yè)農村廳派出80個包抓督導組深入各縣區(qū),督促各地落實糧食播種面積,強化技術指導,積極開展抓點示范。
藏糧于地,高標準農田立下汗馬功勞。我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打造糧食生產優(yōu)勢片帶、鞏固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,與高效節(jié)水灌溉、農機農藝推廣應用、規(guī)模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、撂荒地復耕復墾等相結合,一體推進糧食安全、生態(tài)保護、產業(yè)升級,持續(xù)夯實糧食生產基礎,打造了一批整山系整流域集中連片糧食產業(yè)帶,年底將建成360萬畝。同時完成撂荒地復耕復墾種植馬鈴薯、大豆、飼草等作物123萬畝,其中種植糧食作物50.2萬畝。
藏糧于技,科技賦能。我省把做大做強種業(yè)作為政治責任,進行系統謀劃和推動,建立健全上中下游緊密銜接、產學研推深度融合的科企聯合體,加快形成種質資源利用、品種研發(fā)、產業(yè)化推廣的全鏈條良種聯合攻關組織體系。今年完成玉米制種面積157.6萬畝,馬鈴薯種薯生產面積43.4萬畝,生產原原種13億粒。
良種是糧食增產的“芯片”。我省今年重點推廣隴鑒110、蘭天36號、玉源7879、金穗3號、希森6號、隴薯10號、中黃30、齊黃34等小麥、玉米、馬鈴薯、大豆新品種,提高了糧食單產。特別是今年在清水縣推廣的小麥新品種蘭天36號,經國家小麥專家指導組實收測產,畝產達到714.25公斤,創(chuàng)出了目前已有報道的全國旱作區(qū)小麥高產新紀錄。
良種還需配農技農機。通過縮株距、增密度、發(fā)揮邊行優(yōu)勢等措施,我省在中東部22個縣區(qū)落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32萬畝。全省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5630萬畝,三大糧食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達2629萬畝次。建立農機裝備研發(fā)“一中心五基地”平臺,集中攻堅丘陵山區(qū)適用農機和糧食作物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農機,今年全省小麥機械化收獲率首次突破90%,確保了顆粒歸倉。
甘肅是典型的旱作農業(yè)區(qū),旱地面積占全省耕地面積的70%以上。我省把旱作節(jié)水技術作為保糧食安全的主要技術措施,推廣全膜雙壟溝播1525.5萬畝、水肥一體化高效節(jié)水391萬畝,示范推廣小麥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、玉米耐密宜機收、馬鈴薯壟作側播等技術模式,整山系、整流域建設百畝攻關方、千畝示范田、萬畝示范片,打造糧食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萬畝示范區(qū)21個,示范面積達26萬畝。
“旱口”奪糧,力保豐收。針對入夏以來持續(xù)高溫少雨天氣,我省中東部地區(qū)局部發(fā)生干旱災害,協調省級財政及時下達農業(yè)救災資金2500萬元,幫助受災地區(qū)及時恢復農業(yè)生產,完成夏播復種面積118萬畝,補澆補灌31.12萬畝,有效減輕了旱災損失。
真金白銀投入,落實強農政策。今年各類支持我省糧食生產的財政資金超過55億元,比上年增加5億元,有力保障了糧食播種面積落實。特別是針對近年小麥種植效益較低的實際,制定印發(fā)《甘肅省2022年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實施方案》,將全省小麥作為補貼重點,三批資金發(fā)放受益農戶達到262.47萬戶,種糧大戶2568戶,家庭農場377個,種糧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2281個,極大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。
今年,全省播種糧食面積4049.7萬畝,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3986萬畝任務目標,甘肅被農業(yè)農村部列為全國夏糧生產貢獻突出的15個省份之一進行了通報表揚。
糧倉根基穩(wěn),飯碗端得牢。新時代新征程,只有緊繃糧食安全這根弦,才能為“中國飯碗”作出甘肅貢獻。2023年,糧食生產將會是穩(wěn)經濟、穩(wěn)大盤的重要支撐,目前,隴原在田780多萬畝冬小麥苗齊苗壯,800萬畝秋覆膜高質量完成,為明年糧食生產夯實了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