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時間:2023-03-20
- 點擊:787
- 來源:甘肅日報
鄧慧君
茯茶是西北人日常飲用的茶葉品種。茯茶之名眾說紛紜,一說,茯茶最早產自湖南,湖南人“湖”字發(fā)“fu”音,久之,便稱為茯茶了。一說,茯茶本指副茶、附茶,與官茶對應,意為官茶的附庸或副品,后逐漸稱為茯茶。一說,茯茶指涇陽茶,涇陽茶在伏天加工,所以稱茯茶。不管茯茶冠名來源如何,茯茶是西北各民族普遍喜歡的茶品,專指陜西涇陽茶和湖南益陽茶,這是被認可的事實,與湖茶、副茶、附茶都有難以割舍的聯(lián)系,最終如茶之悠香,得到了一個古雅的名字,茯茶。
茯茶是發(fā)酵茶,制作工序復雜,經過鮮葉、殺青、初揉、渥堆、復揉、晾曬、干燥等工序,才可銷售。茯茶最初為散茶,隨著茯茶銷量的增加,為解決茶葉西去運輸問題,茶商設法改進茶葉包裝,壓縮茶葉體積,開始制作磚茶,大約在明洪武年間,歷史上第一塊磚型茯茶誕生,這就是涇陽茯磚茶。涇陽茯磚茶呈長方形,一塊約5斤重。喝時掰下一小塊熬制后飲用。熬茶的器具有陶制,也有鐵制和銅制。在西北人家,鄉(xiāng)親串門,客人到訪,必熬茶招待。甘肅人將熬制的茯茶稱為罐罐茶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隨著搪瓷制品的使用,鄉(xiāng)村用搪瓷缸子熬制茯茶。
西北人飲用茯茶的歷史久遠,也十分普及,西北各個民族都喜歡飲用。西北氣候寒涼,而茯茶性溫熱,降解油膩,暖胃助消化,適合西北自然環(huán)境,尤其深受以奶肉食品為主的少數(shù)民族群眾喜愛。
歷史時期的茯茶甚至成為連接民族關系的紐帶,早在宋代熙寧年間,在民族交界地區(qū)實行茶馬貿易。茶馬貿易成為中原王朝和少數(shù)民族經濟交往的連接物。
明洪武初年,陜西茶商在湖南安化設莊收購黑毛茶,然后運至涇陽,經過發(fā)酵與發(fā)花后制成茶磚,再用麻紙加封。由茶商繳費領票,運銷甘肅、寧夏等地,之后由于茯茶特殊的功能備受歡迎。據(jù)傳,涇陽地區(qū)“所用之水井水,味咸,雖不能作飲料,而炒茶則特殊。”雖然多次移地試驗,皆無涇陽茶之美味。運往涇陽的湖茶量多值低,經在涇陽再加工發(fā)花,口感醇厚。涇陽茯茶覆蓋到甘肅、寧夏、青海、新疆、內蒙古等地。
明朝初期,私茶泛濫,政府稅收受到影響。洪武二十三年(公元1390年),為了整頓私茶,明朝中央在陜西的西寧、河州、洮州等地設茶馬司,由川、陜軍人一年運一百萬斤至此收貯,謂之官茶。嚴厲懲治私茶,出境者斬,關隘不覺察者處以極刑。民間存放茯茶不得過一月之用,必須從官方購買,私下交易沒收田產。同時與少數(shù)民族實行金牌信符的茶馬貿易制度。金牌頂部篆文:“皇帝圣旨”,其下左曰:“今當差發(fā)”,右曰“不信者死”。根據(jù)各部落人口多少、地域廣闊、交易地區(qū)遠近以及納馬等情況發(fā)給交易信符。如洮州、火把、藏思、裹日等族牌六面,納馬二千五十匹。每匹上馬給茶一百二十斤;中馬七十斤;下馬五十斤。三年發(fā)放一次金牌。明朝茶馬貿易實現(xiàn)了中原王朝與少數(shù)民族之間的互通有無。
清代前期,茯茶交易較為開放,允許私人販運。茶馬貿易官民皆可,但是私商經營必須得到官方許可,才可從事茶葉販運,并受到庇護。私商向蘭州府繳納三成至五成磚茶作為稅金,由官府銷售,又叫官茶、府茶;私商經營的磚茶按照政府指定的銷區(qū)銷售,故稱為附茶或副茶。
加工好的涇陽茯茶運到蘭州茶司,由甘肅布政使司(藩臺衙門)按規(guī)定分發(fā)各茶號。各茶號再將磚茶批發(fā)給經營牲畜、皮毛的商人和屠戶,由他們分銷運往各地。這些商人將茶運到牧區(qū)后,再換取牧區(qū)的牛羊皮毛,運回農業(yè)區(qū),經過加工后,再分銷給經營皮毛的商人。由于清朝實行較為開放的茯茶貿易,經營茯茶的私商遍及各城鎮(zhèn)。
清末甘肅河西民勤的“馬合盛”商號,在陜西涇陽設加工點,實行加工、運輸、銷售一條龍經營模式,通過駱駝運輸。該商號運輸規(guī)模傳說擁有的駱駝最多時,光單峰白駱駝就有500峰。據(jù)清朝官員盧坤《秦疆治略》記載,涇陽縣官茶進關,運至茶店,另行檢做,然后才轉運西行。當時僅僅檢茶之人,就有萬余人??梢娗宄虿栀Q易規(guī)模之大。
清末茶商建立起行業(yè)組織,稱茶柜。西北茶商分東、西柜。同治以后,各柜茶商所剩無幾,茯茶貿易低落。同治十三年(1874),左宗棠理政西北,著手整頓茶務,以引為票,三年一發(fā),每發(fā)一次稱為一“案”。光緒五年(1879年),發(fā)第1案,1票為50引(1引即16封,50引亦即800封,1封即1塊,約5斤),1引是80斤,50引合計4000斤。茶商至少領1票才可經營。領票的商人需在陜西或甘肅有房產,還需同行三家連環(huán)保結,這樣可以保證稅收不致缺漏。以后逐年增加茶票,發(fā)過幾次票。到光緒二十六年(1900年)時,已經發(fā)到第8案,發(fā)了628張票,光緒三十三年(1907年)發(fā)第11案,發(fā)了1800多張票,最多時曾發(fā)到2400多張票。
左宗棠整飭茯茶貿易的另一個變化是湖南商人的興起,湖南商人組建南柜,南柜勢力漸強。南柜多為官僚商人,而東西柜則為民間商人。南柜茶商多從湖南加工茯茶運銷,這樣湖南茯茶開始進入西北。辛亥革命以后,南柜失去政治依靠,逐漸零落;東柜山陜商人順應商業(yè)貿易興起的潮流,依仗商業(yè)上的成熟和老練,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,在茯茶行業(yè)獨占鰲頭,地位日著。以后陜西商人組建新的茶商組織——新柜。
民國時期,近代商貿業(yè)興盛,社會流動加快,官方對茶票的發(fā)放越來越盲目,導致茯茶積壓,難以銷售??谷諔?zhàn)爭時期,社會動蕩,交通堵塞,茶葉運輸困難,茶票便成為一張廢紙了。后來國民政府設立了茶葉貿易公司,開始茶葉壟斷經營,民間茶商無力競爭,勢力逐漸衰落。到20世紀40年代,茶葉貿易在法幣貶值等社會動亂因素的沖擊下,生意難以為繼,基本結束了延續(xù)數(shù)千年的由官方控制、民間經營的貿易模式。
茯茶在西北的行銷,不僅成為西北人的飲品,而且進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。傳統(tǒng)禮俗將茯茶作為禮品用于走親訪友、婚嫁聘禮、招待貴客的必備品。
藏族、蒙古族以酥油、青稞炒面、牛奶拌茯茶制成糌粑,成為日常食物。牛奶和茯茶同熬的奶茶也十分有名。1950年成立中國茶業(yè)公司西北區(qū)公司,委托涇陽、咸陽兩地茶廠加工壓制人民牌茯茶,人民牌茯茶成為甘、青、寧、新的最愛。由于茯茶原料來自湖南,長途運輸費用大、成本高,1958年5月以后,茯茶加工由湖南省承擔,繼續(xù)沿用人民牌茯茶商標,陜西的茯磚加工遂告結束。改革開放以后,茯茶步入新的發(fā)展時期,煥發(fā)出新的生機,茯茶,這一古老的茶品得到了更多的保護和開發(fā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