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時間:2021-07-08
- 點擊:2146
- 來源:蘭州晨報
臥虎枕
待入伏后,蘭州的天就更熱了。30℃、33℃、34℃……這樣的氣溫很常見了。避暑降溫,也成了生活的常態(tài)。
這不,就有人想到了“高招”。朋友從黃河邊撿來一塊石頭,擦洗干凈,打算當枕頭用。夏天,一些人多喜歡用瓷枕、木枕、竹枕、石枕……因為涼爽宜人,便于安睡,其實,這個習慣由來已久。1972年,甘肅華亭縣(現華亭市)河西鄉(xiāng)新莊村飼養(yǎng)站工地上,正在干活的人們發(fā)現了金代墓葬,其中有一件虎型枕頭。這個枕頭,長33.8厘米,寬15.8厘米,高10厘米,形狀如同一只臥虎。老虎前腿伸展,下頜壓在虎腿上,虎尾圈放在腹部,看上去很是恬淡安靜?;⒈呈钦砻?,呈腰圓形開光,施白釉,內繪池塘蘆雁圖,虎身施赭黃釉。這件瓷枕的圖案和造型都含有清涼意味。池塘蘆雁圖是水邊的蘆雁,給人清涼的感覺。
那么,問題來了,老虎造型為何有清涼的意蘊呢?這里面,除了瓷器傳熱慢的物理特性外,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來自于《易經》。
人們常說: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虎嘯風生,猛虎長鳴,則大風四起。武松在景陽岡上,遭遇猛虎,就在一陣風之后;楊子榮打虎,也是一陣大風,卷起積雪,然后老虎出現了?;[動山林,猛虎下山風云動。有虎,自然就能從山上帶來風。故而《易經》中說:風從虎,云從龍。人們明白,空氣流動形成風,風則帶走了熱量,有風自然就涼快了。
他們期望,老虎型的枕頭,能像老虎一樣帶來風。這臥虎枕是古人避暑的又一選擇。
掌上蘭州·蘭州晨報記者 王文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