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香蕉av在线_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高清动漫_小草影院一区二区_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9999精品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影视久久影院 _永久免费在线国产视频_亚洲av卡通动漫在线

【印象隴原】甘肅石窟 穿越千年的遇見
  • 時間:2020-09-10
  • 點擊:2227
  • 來源:甘肅日報

【印象隴原】

甘肅石窟 穿越千年的遇見

  “絲綢西去,佛教東傳。”一條延續(xù)千年之久的商品流通與文化交流的“運河”,千年塵埃落定,在絲路沿線留下敦煌莫高窟、張掖馬蹄寺石窟、武威天梯山石窟、永靖炳靈寺石窟、天水麥積山石窟……它們宛如一串絢麗多彩的明珠,鑲嵌在千里河西,給這條歷史文化長廊增添許多閃光的亮點。

  甘肅境內(nèi)的石窟開創(chuàng)年代久遠、延續(xù)時間長、內(nèi)容豐富、形式多樣,體現(xiàn)了中國佛教藝術(shù)最全面、完整的發(fā)展過程。這些藝術(shù)珍品為甘肅贏得了“石窟藝術(shù)之鄉(xiāng)”的美譽,也驚艷著慕名而來的中外游客的眼睛!

  北石窟寺、南石窟寺 | 石窟雙明珠

  北石窟寺俗稱大佛寺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位于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(qū)西南25公里處,蒲河和茹河交匯之東岸的覆鐘山下,為甘肅省四大石窟之一。

  據(jù)史料記載,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,即公元509年,經(jīng)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?,F(xiàn)存大小窟龕308個,石窟造像2000多身,分布在蒲河兩岸的黃砂巖崖面上,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(shù)中占有重要地位。石窟分上中下三層,其中以奚康生創(chuàng)建的165號窟為最大,它是以七佛為內(nèi)容的大型窟。七佛造像宏偉精湛,莊嚴肅穆,不失北魏造像的光彩和魅力。

  南石窟寺則位于平?jīng)鍪袥艽h城東7.5公里的涇河北岸。北魏永平三年(公元510年),涇州刺史奚康生始鑿。保存在洞內(nèi)的南石窟寺碑,有“大魏永平三年”題記,晚建于北石窟寺一年。與慶陽北石窟寺,譽為“隴東石窟雙明珠”。

  南石窟寺又俗稱為東方洞??啐愰_鑿在涇河北岸紅砂巖上,現(xiàn)存5窟、1號東大窟和2號西小窟保存較為完整。東大窟為南石窟寺的主窟,高達13米,寬約17米,深14米,結(jié)構(gòu)獨特,造型宏偉。入窟后迎面三壁圍立高達2米多的7尊佛像,形態(tài)各異,栩栩如生,為北魏風格??唔敳紳M浮雕,諸如舍身飼虎、宮中游戲之類的佛經(jīng)故事。雕刻簡練概括,線條生動流暢,充分反映了古代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。1988年,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敦煌莫高窟

  莫高窟 | 礫巖上,壁畫與泥塑的智慧

  提起敦煌,人們必然會想到莫高窟。莫高窟是一座精美絕倫,無可比擬的歷史畫廊。它的神秘色彩、異域風情等特點讓每個參觀者都為之震撼。

  莫高窟,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,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。經(jīng)歷自4至14世紀連續(xù)開窟造像,形成南北長1000多米的石窟群。壁畫繪于洞窟的四壁、窟頂和佛龕內(nèi),內(nèi)容博大精深,主要有佛像、佛教故事、佛教史跡、經(jīng)變、神怪、供養(yǎng)人、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,此外還有很多表現(xiàn)當時狩獵、耕作、紡織、交通、戰(zhàn)爭、建設(shè)、舞蹈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。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,有的鮮艷瑰麗,體現(xiàn)了不同時期的藝術(shù)風格和特色。

  莫高窟的石窟建筑中不少是現(xiàn)存古建筑的杰作,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。石窟內(nèi)彩塑、石窟壁畫富麗多彩,吸收了古代中西藝術(shù)之長,反映了1000多年間佛教文化、民俗風貌和歷史變遷,是中國古代美術(shù)史的光輝篇章,也是世界上現(xiàn)存規(guī)模最大、內(nèi)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(shù)地。1987年,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。

  莫高窟分南北兩區(qū),全長1680米,分布于高15-30多米高的斷崖上,上下分布1-4層不等。存有塑像、壁畫的洞窟多集中在南區(qū),現(xiàn)存洞窟492個,塑像2000余尊,壁畫4.5萬平方米以及木構(gòu)建筑5座;北區(qū)則是僧侶修行、居住、瘞埋的場所,有洞窟遺址243個。

麥積山石窟

  麥積山石窟 | 泥塑中的“東方微笑”

  甘肅天水,連綿的秦嶺山脈之中,一座鬼斧神工的佛教石窟,神秘、優(yōu)美地獨立在深山的懷抱之中。這就是麥積山石窟。她以精美的泥塑藝術(shù)聞名中外,被人們譽為“東方雕塑館”。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佛教石窟之一,最高處離地面近百米。密如蜂房的洞窟之間,全靠架設(shè)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連接,驚險陡峻極為罕見。

  因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,其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。麥積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(shù)聞名世界,塑像主要題材包括佛、菩薩、弟子、天王、力士等,盡管各代塑像同處一堂,但并不因襲模仿,而是保持各自的時代特色,系統(tǒng)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(shù)的發(fā)展、演變過程。無論是高達15米的巨像,還是只有0.3米的小像,都給人以美感。

  麥積山石窟的造像極為精妙,特別是微笑的佛像,這些微笑造像大多塑于北魏及隋唐。在微笑造像中,最負盛名的就是位于133石窟的傳神之作小沙彌,這尊造像被稱為“東方微笑”,也稱為“麥積山微笑”,與西方油畫“蒙娜麗莎的微笑”,并稱為“人類最美的一笑”。

天梯山石窟

  天梯山石窟 | 石窟鼻祖

  天梯山石窟也稱大佛寺,位于甘肅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處的中路鄉(xiāng)燈山村,始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,距今約有1600年歷史。天梯山石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,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(shù)的代表,是云岡石窟、龍門石窟的源頭,在我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,被喻為“石窟鼻祖”。

  天梯山是一支從祁連山分離出來的東南-西北走向小山脈,山勢陡峻,斷崖如削,登臨之難,猶如上天梯,故名“天梯山”。天梯山之名,公元4世紀前涼時已見于史冊(《晉書》卷八六《張軌·子寔》)。石窟開鑿在天梯山南北長130米、高30米至60米的崖壁上,大體可分為4層。2001年,天梯山石窟被國務(wù)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。

  天梯山山峰巍峨,陡峭峻拔,高入云霄,山有石階,拾級而上,道路崎嶇,形如懸梯,故稱天梯山。山巔常年積雪,俗稱“天梯積雪”,為涼州八景之一。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,腳下碧波蕩漾,薄云纏繞其身,構(gòu)成了一幅山、水、佛、云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,是涼州頗負盛名的旅游勝地。

金塔寺石窟

  金塔寺石窟 | 神秘的雕塑世界

  金塔寺位于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,坐落在馬蹄寺東南面。金塔寺石窟據(jù)說建于十六國時期的北涼,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,保存著北梁、北魏、西魏、西夏歷代雕塑、壁畫,其中雕塑270尊,壁畫600多平方米。這些文物中最具價值的就是凌空飛舞的雕塑——飛天。

  金塔寺石窟雖僅由東西兩個面積不大的洞窟組成,但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(shù)發(fā)展史上卻占有重要地位,原因在于其塑像均采用懸塑(高肉雕)手法,其分布于中心方柱上的佛、菩薩、力士、弟子、飛天等塑像各具形態(tài),栩栩如生,在石窟藝術(shù)中獨具特色;尤其是大型懸雕彩塑飛天,體態(tài)豐美,表情自然生動,形態(tài)飄然欲飛。這種立體的彩塑比敦煌莫高窟內(nèi)的壁畫、影塑更具有大膽的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。在國內(nèi)石窟中絕無僅有,具有極高的歷史、藝術(shù)及研究價值。1996年被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馬蹄寺石窟

  馬蹄寺石窟 | “長”在絕壁上的石窟

  馬蹄寺石窟,是中國的佛教重要石窟之一,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飲水落有馬蹄印而得名。它位于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城東南80余公里的臨松山中,有北寺、南寺、千佛洞、金塔寺和上、中、下觀音洞等處。各處相距數(shù)公里至10余公里不等。因山崖石質(zhì)屬粗紅砂巖,不便雕刻,故絕大多數(shù)為泥塑。

  馬蹄寺石窟由于歷史悠久,同敦煌的莫高窟、安西的榆林窟齊稱為河西佛塔圣地的三大藝術(shù)寶窟。

  馬蹄寺的石窟群落,始鑿于北魏,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。在絲路繁盛期間,受東傳佛教影響,歷代鑿窟不止,開鑿成規(guī)模宏大的洞窟群落,留下歷代大量風格不同的壁畫與塑像。絲路洞窟雖有損壞,但仍有許多保存完好,尤其是金塔寺的洞窟,有大型佛塑一排,配有菩薩立像,群像之間,飾滿飛天和供養(yǎng)菩薩。每一座塑像都表現(xiàn)出工匠們高超的藝術(shù)水平,所塑菩薩立體感很強,軀體結(jié)實豐滿,神情生動自然,惟妙惟肖。飛天酷似河西一帶的女子,身材苗條,相貌秀麗,嘴唇小巧性感,胳臂修長圓潤,具有很強的藝術(shù)感染力。

榆林窟

  榆林窟 | 滄桑歲月中的珍寶

  榆林窟又名榆林寺、萬佛峽,位于今瓜州縣西南的南山山谷中,因榆樹成林而得名,是莫高窟的姐妹窟之一。

  洞窟開鑿在榆林河峽谷兩岸直立的東西峭壁上,因河岸榆樹成林而得名。榆林石窟壁畫榆林窟始建于北魏,以后的唐、五代、宋、西夏、元各代都有建造?,F(xiàn)存壁畫5000多平方米,彩塑100多身。榆林窟古代屬于敦煌郡管轄,因此無論從洞窟形制還是壁畫內(nèi)容、藝術(shù)風格,都與莫高窟有著密切關(guān)系。作為莫高窟的姊妹窟,它們同屬敦煌藝術(shù)。

  榆林窟內(nèi)壁畫整體保存較好,根據(jù)內(nèi)容、風格和用色等方面的特點,可劃分為唐代、五代、宋代、西夏、元代五個時期。唐窟共有14個,僅第25窟保存完整。該窟壁畫構(gòu)圖疏密得當,色調(diào)清麗淡雅,線描精準流暢。描繪的各類人物呼之欲出,畫出的各種器物栩栩如生,堪稱榆林窟壁畫中的經(jīng)典之作。

文殊山石窟

  文殊山石窟 | 西夏壁畫中的瑰寶

  文殊山石窟位于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豐區(qū)嘉谷山文殊溝北岸兩座山腰間。寺院及洞窟遺存分為前山和后山兩個區(qū)域,是一處規(guī)模較大的佛教石窟群。

  洞窟依山勢開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,分布于南北1.5公里、東西2.5公里的范圍內(nèi)?,F(xiàn)存窟龕100多個,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,禪窟1座,窟前寺院遺址28處?,F(xiàn)存較重要的洞窟有前山千佛洞、萬佛洞、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,均為穹隆頂、平面近方形的中心柱窟。

  千佛洞窟頂及四圍壁畫色彩鮮艷,風格古樸,保存完好的西壁、南壁均繪有千佛之像。中心柱上下分三層,下層為方形臺基,上面兩層每面鑿圓拱龕,龕內(nèi)塑一佛像,龕外塑二脅侍菩薩,造像軀體健壯古樸。洞窟四壁及頂部彩繪壁畫,題材有千佛、說法圖、七佛、伎樂天、供養(yǎng)人等??唔斃L伎樂飛天,窟壁上層大面積繪千佛,中部繪一佛二菩薩說法圖,下部繪供養(yǎng)人像。壁畫采用西域暈染畫法,強調(diào)色彩的明暗對比和人物形象的立體效果。其壁畫具有河西地區(qū)早期洞窟壁畫的布局特點,有些壁畫內(nèi)容可彌補莫高窟之不足,有些則是敦煌藝術(shù)的延續(xù)和發(fā)展?,F(xiàn)存的西夏時期的壁畫是研究西夏佛教及其繪畫藝術(shù)的重要資料。

  2001年,文殊山石窟作為北朝至西夏時期文物,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。

炳靈寺石窟

  炳靈寺石窟 | 一座“湖畔石窟”

  炳靈寺石窟位于臨夏回族自治州所轄的永靖縣邊緣,背靠積石山山崖,面對劉家峽水庫,因此,炳靈寺石窟也變成了一座“湖畔石窟”,參觀石窟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乘坐劉家峽水庫的快艇。

  炳靈寺石窟內(nèi)容豐富,題材廣泛,被譽為“中國石窟的百科全書”。炳靈寺最早稱“唐述窟”,是羌語“鬼窟”之意,唐代稱“龍興寺”,北宋稱“靈巖寺”,明永樂年后,稱“炳靈寺”,又名“冰靈寺”。炳靈藏語為“笨郎”,即“十萬佛”之意。炳靈寺石窟始建于西秦建弘元年(公元420年),從十六國時代起,歷經(jīng)北魏、北周、隋、唐、宋、元、明各代,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。自公元420年鑿窟起到宋代,石窟對漢傳佛教、凈土宗、華嚴宗和禪宗的影響較大,元末明初,藏傳佛教中的黃派(格魯派)傳入炳靈寺。炳靈寺石窟在承襲前代民間藝術(shù)的基礎(chǔ)上,吸收和融合外來佛教藝術(shù),以嶄新的姿態(tài)、簡潔的手法,創(chuàng)造了生動的雕塑形象和繪畫藝術(shù),其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可與莫高窟、麥積山石窟齊名。石窟以位于懸崖高處的唐代“自然大佛”(169窟)以及崖面中段的眾多中小型窟龕構(gòu)成其主體,169窟的24個佛龕,個個都是炳靈寺的精華所在。

 ?。ǜ拭C日報編輯綜合整理)

中西区| 邵阳市| 安平县| 西青区| 宁晋县| 凭祥市| 得荣县| 克东县| 枣强县| 周口市| 乌苏市| 石泉县| 林口县| 滨海县| 讷河市| 余江县| 广灵县| 天气| 南开区| 上栗县| 柘荣县| 镇宁| 云安县| 灵石县| 栾川县| 荣昌县| 宜丰县| 金川县| 都匀市| 汉源县| 新丰县| 寿阳县| 大关县| 出国| 晴隆县| 高清| 卢氏县| 定襄县| 涟水县| 珲春市| 军事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