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時間:2024-05-09
- 點擊:64
- 來源:甘肅日報
新甘肅·每日甘肅網通訊員?代玉琴
時下,正是春耕生產抓農事的關鍵時期,在金塔縣航天鎮(zhèn)營盤村田地里,人頭攢動、熱鬧異常,走近一瞧,原來是縣農業(yè)技術推廣中心的技術人員正在給鹽堿耕地“把脈問診”、驅“鹽”化“堿”……
“排堿暗管”安裝。
土地鹽堿化被稱為“土壤癌癥”,曾是制約糧食生產的一大瓶頸,如何將鹽堿地轉化為沃野良田成為促進當?shù)剞r業(yè)發(fā)展的關鍵。今年以來,金塔縣瞄準鹽堿地綜合利用,積極探索有效發(fā)展模式,把鹽堿地轉變?yōu)榧Z食增產的“潛在糧倉”。
“我鎮(zhèn)營盤村灘多水位高,多數(shù)耕地屬沿河耕地,鹽堿大,廣種薄收,被群眾視為‘雞肋地’?!焙教戽?zhèn)工作人員李鑫說道。
“今年這里確定為鹽堿耕地綜合治理利用試點項目核心示范區(qū),面積2000畝,主要通過綜合治理試驗研究,降低土壤中的鹽分含量,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,增加土壤的養(yǎng)分供應能力,提高農作物的產量,實現(xiàn)有鹽無害、鹽堿耕地綜合產能提升的目標。”金塔縣農業(yè)技術推廣中心的技術人員為圍觀群眾介紹道。
“說白了就是先給鹽堿地精準‘把脈’,然后針對性地開藥方?!奔夹g人員形象、幽默地補充道。
“見過給人、牛羊豬看病的,沒見過給地看病的,不可思議!”一旁的村民感嘆道。
技術人員在劃線布設。
為更好開展鹽堿耕地綜合治理利用試驗示范工作,縣上抽調精干技術力量,周密制定試驗示范方案,并精心選擇試驗田塊,詳細了解地塊的種植結構、施肥情況、地力情況及配套設施等基本情況,同時采集土壤樣品進行養(yǎng)分測定,開展試驗施肥料、劃分小區(qū)、滴灌帶鋪設等工作。
據(jù)了解,金塔縣中東鎮(zhèn)上三分村為項目核心示范區(qū),共安排試驗示范22項,涉及小麥的不同品牌微生物菌劑、不同品牌土壤改良劑用量及效果對比試驗、生物有機肥+土壤調理劑、微噴帶洗鹽等5個試驗全部布設種植完畢。在玉米、番茄、甜菜上開展的鹽堿耕地改良及社會化服務合作成果展示、不同鹽堿地改良劑、微生物菌劑等18個示范全部劃線布設完畢。蓖麻品種比較試驗以及耐鹽堿蓖麻示范已完成種植。
金塔縣將因地制宜、科學有序做好鹽堿耕地綜合治理工作,今年計劃改良鹽堿耕地1萬畝,其中重度鹽堿地3000畝、中度鹽堿地5000畝、輕度鹽堿地2000畝,讓萬畝土地煥發(fā)新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