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時間:2021-08-22
- 點擊:1072
- 來源:甘肅日報
新甘肅·甘肅日報記者 崔銀輝 通訊員 黨國飛 柴宏文
時下,走進隴西縣首陽鎮(zhèn)梁家營村,農家院落或林果莊園花團錦簇、綠樹成蔭,將村子裝扮得煞是好看。
梁家營村347戶農戶中近300戶人家種植經濟果樹,種植品種有化心梨、巴梨、茄梨、早酥梨等。目前,盛果期林果面積800畝,初果期面積700畝,年產果總量達600噸,總產值300多萬元。
化心梨是梁家營村主栽的經濟林果,有白化、麻化和紅化三個品種。近幾年,新品種的紅化梨因為皮薄、味道酸甜適口受到消費者青睞,平均每公斤市場價格在6元左右,有些甚至每公斤能賣到10元。
村民尉尚德種植管理經濟林果已有40年光景,是村里的林果大戶,他家的16畝地全部種上了化心梨和金蘋梨等果樹,年均收入約10萬元。林果收入,成為尉尚德家的主要經濟來源。
走進和平鄉(xiāng)新康村的蘋果基地,粉紅嬌艷的蘋果花含羞初放,工人們正在噴灑營養(yǎng)液。
據了解,這個基地是2014年由隴西縣三農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流轉287畝荒山地興建的,主要栽種富士和花牛蘋果苗。在公司技術人員精心管護下,2018年果樹開始掛果,產量逐年上升。
由于山地采光好,海拔溫差明顯,管道引水方便,基地的蘋果經過套袋管理,口感香甜品相好,吸引當地許多群眾慕名前來采摘購買。另外,蘋果還遠銷福建、浙江和重慶等地,市場反響良好。2020年,基地收入40多萬元。
近年來,隴西縣以庭院林果為重點,以基地建設為引領,大力發(fā)展生態(tài)林果產業(yè),培育起助農增收致富的“綠色銀行”。截至2020年底,全縣以化心梨、山杏、蘋果、花椒和李廣杏等為主的生態(tài)經濟林果總面積達到18.38萬畝,掛果面積10萬畝,產值約6500萬元。
今年,隴西縣以市場占有率高、前景廣闊的蘋果、梨、核桃和花椒樹種為主,以庭院林果為重點,以基地建設為引領,強化科技支撐,大力發(fā)展生態(tài)林果示范區(qū)和專業(yè)鄉(xiāng)鎮(zhèn)、村社,全縣新增生態(tài)林果2萬畝。